阅读历史 |

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第103(1 / 3)

加入书签

“妖女住嘴!!”

沈乐妮冷声反问道:“难道不是?你们日日将纲常挂在嘴边,到头来竟要以命挟君!”她扫视着众人,厉声喝道:“如此不忠,你们才是该杀!”

儒生们一口气梗在喉头,却不知如何反驳。

有人忽然高声叫道:“那你便自请辞去国师之位!离开大汉!”

沈乐妮望向那人:“我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害大汉之事,为何要辞去国师之位?”

又有人叫嚷道:“你一个无知女子,懂什么朝政之事?!你没有资格做大汉国师!”

沈乐妮冷笑了声,她问他道:“在你看来,世上所有女子都是无知之人?让女子为官,便是祸国之举?”

“是又如何!”那人梗着脖子道。

沈乐妮看着他问道:“你如此鄙夷女子,可明白你自己也是女子所生?”

“我……”

沈乐妮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,眼神凌厉地高声道:“你母亲怀胎十月,一脚踏进鬼门关才将你生下!而你不仅没有心怀感恩,还将她、她们鄙夷到尘埃里!你不仅不忠,你还不孝!实在罪该万死!”

这个罪名实在太大,那人瞪着眼,唇瓣哆嗦着,不知是气的还是怕的。

沈乐妮不再看他,目光环视着周遭人群,问道:“你们说我没资格,那我倒想问问,你们觉得谁有资格?”她忽而眼神一厉,沉声叱骂道:“一群没有官职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!文不如我,武更是不如我!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狂吠?!”

这几句话可骂得一句比一句狠,在场的儒生们登时更是怒火冲天,一个个气得浑身直颤。

站在沈乐妮对面的白奚不知是不是气到极致反而冷静了下来,他毫不掩饰目光里的鄙夷,“比武,我们确实不如你,可文你有何资格如此说?你又读过什么书?”

沈乐妮与他对

视,却并不打算回答他,而是道:“一个人的品性如何,与读书多与少没有任何关系。我想这么浅显的道理,诸位都明白。”

她转身对着人群,一字一句道:“我来此,并不是为了骂你们,只是不想见你们犯蠢事,你们家人养育培养你们不容易。最后劝诸位两句,与其在这里叫嚣着要废我官职取我性命,不如把精力用在如何取得功如何使大汉更加国富民强上。”

众儒生没有说话,只是紧紧地看着沈乐妮。

沈乐妮顿了顿,最后道:“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大汉君王的庇护、吃着大汉百姓种出的粮食,就应该为大汉奉献自己。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[1]

听见最后那几句话,白奚及一众儒生眼睛陡然一瞪。

人群里忽然陷入寂静。

而沈乐妮看见他们这副死机的样子,就放下了心。她说这句话,不仅是教育他们,更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,免得他们日日上窜下跳说她无知,令她不得安宁。

远处忽然传来动静,原来是霍去病带着官兵大步跑来。

“都给我抓起来,先关牢里!”霍去病下令道。

这群儒生一见这么多手执长矛的官兵登时就慌了,也不敢反抗,没一会儿人都被抓走了去。

处理好这件事,霍去病才来到沈乐妮面前,将她打量了下,见她没事才松了口气。他关切询问道:“你没事吧?你竟然还敢冲到他们面前去和他们理论,我看你才是胆大。”

“我是想自己解决这件事。”沈乐妮耸肩道。

霍去病知道她的目的,“你是想救他们还差不多。”

“被你看出来了。”沈乐妮迈步往回家的方向走去。

霍去病跟着她,“你救他们做什么?这些人,就该让他们长长记性和脑子。”

沈乐妮道:“我是为了自己而已。”

“行。我要去宫里禀告陛下,就不同你一起回去了。”

沈乐妮朝他挥手,“去吧去吧。”

当日刘彻知道后,龙颜震怒,虽然还没有出现在宫门逼宫,但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。刘彻下旨把这些聚众的儒生全都抄家拉去充军,又下令谁再敢闹事,四处扰乱民心,下场等同于此。

这一场风波来势汹汹,去也匆匆。

很快就到了沈乐妮开展宣讲会的日子。

地点还是在章城门外,她一大早就来到了此处,把东西都准备好。

因为害怕没什么人来,她之前便宣传的是宣讲会的名额只设定五百,抢到名额的人,不论年纪大小,听完宣讲会后每人都可以领三斤粮食,但只能是女子。

所以百姓们一大早就赶来抢名额了。虽然知道只能是女子,但还是有许多男子前来围观,章城门外还是被围了一层又一层。

沈乐妮放眼观察了下,见划定区域内的五百个女子中,大多数都是三十岁往上的妇人,年轻一点的不过少数,而区域外同样如此。

不过没关系,只要肯学习上进,年龄不是问题。

等时间差不多了后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