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节(5 / 6)
说梦了。既然阉党要挖角,那么不论宋家还是李家,实则都没有置喙的余地,只能接受宋家定位的变化。
于宋家这里,郑珰的延揽令人又惊又喜,也是顾虑重重,而李家方面也要做出解释,令双方关系能持续圆融交往,莫要落下了怨恨,这种仕宦家族,说不准什么时候又出了一飞冲天的俊才,是不能往死里得罪的。两父子诧异之余,漏夜密谈,虽也有忧心,但宋玉亭还是对父亲笑道,“大人,这自行车买得到底也还值得——若无这自行车,郑珰可知道我是谁呢?”
宋老太爷此时也不好嘴硬了,默然半晌,还是叹道,“可见这政审分的重要了,既然如此,牛还是重点,不能因其利润不高便不卖了,买活军这个政审分的制度是好,你送了雷家郎中过去,得了加分,买了自行车回来,才有了咱们家后续的这些因缘。如此,也该感谢雷家。”
宋玉亭道,“可不是这个理?”
既然要加分,那便要仔细琢磨了,买活军在报纸上列明了大量急需的,除了牛之外,还有棉花,以及各种高精尖的人才,棉花这东西,也是要讲收成的,仓促间实在是难以筹措,宋玉亭既然存心要多加分,便很不择手段,翌日起来,借着送报纸的机会,又往雷家拜访,想着若是能从他家再带走一两个郎中,那也是好的。
谁知刚走到雷家府门前,便听到里头一阵吵嚷混乱,又有一个小子直冲了出来,差些惊了宋玉亭的马,后头直追出几个人,叫道,“拦着三少爷!别叫他跑了!三少爷!码头无船,你今天去不了云县的!”
宋家人读报(下)
“还是小宋有心了, 这报纸我们原也有几份,只是子重那孩子到底年轻,不似你老练, 心里少了成算, 只各色带了两份回来, 这如何够分的?老四、老五正在里头抄着哩,好热的天气,汗都湿了,倒也还算他们有些求学的心。”
雷、宋两家本属世交,从前也曾结了一门亲,虽然雷家人对雷郎中北上之举, 私底下或许不无恼怒, 但如今他们家那雷除病堂的郎中, 日日夜夜都在泉州一带奔走, 甚至还得了官府给的一块匾额,含混地表彰了雷家‘药泽父老’的善举, 又得了钱,又得了体面,这也是因为雷郎中捣鼓出了‘牛痘’。
因此雷家对宋玉亭相当热情,雷老太爷亲自款待他吃茶,又示意小婢女将刚炸好的麻粩放到宋老爷手边,笑道,“来,尝尝我们家的新味儿,用的也是六姐处新产的药材所制。”
他半点不提刚才被捉回去的三孙儿, 但宋玉亭也知道, 自己把雷家最有出息的二房大孙子雷轻拐带到买活军那里去, 迄今两年多雷轻也不肯回来,而眼看这三孙子怕也难留住,一心要去买活军那里闯荡,说来都是因为自己,当下也是打点着小心,斜签着身子坐在椅上,笑道,“老太爷厚爱包容,晚辈愧领、愧领。”
说着,便将那炸得金黄酥脆,上头还撒了红粉的麻粩捻起,放进口中轻轻一咬,果然口感香酥蜜甜,细品之下,又有淡淡的辣味,反而更显出了糯米与芝麻的油润香甜,不由赞道,“果然是太爷家的名点,令人回味无穷,这辣味恰到好处,微咸而更显甜味……嗯,这似乎不是雪花糖,而是添了蜂蜜?”
在座几个陪坐的耆老都笑了,也道,“不愧是宋家人,你们走南闯北,是真的吃过见过。”
这麻粩是泉州一带流传已久的茶点,富裕之家往往常备,用糯米与槟榔芋泥做馅,虽然这二者都是顶胃的东西,但麻粩的馅心却偏偏酥脆蓬松,外头再裹一层麦芽糖衣,这糖衣又要粘牙,最外层沾一层芝麻,也有沾花生碎的,再入油慢炸而成。
闽南一带探望病人、孕妇,往往也有称半斤麻粩带去的。而雷家的麻粩又是一绝,时常大量制作分送亲友,宋玉亭从小吃雷家麻粩吃到大,自然能吃出不同来,此时因笑道,“从前用麦芽糖,是前些年买活军的雪花糖贩来了之后,这糖衣就变了方子,添了雪花糖在里头,滋味更足而口感又更轻盈了许多,当年小侄头一回品尝,便觉得比往日更加美味,如今几年过去,现下市售的麻粩也都添雪花糖了。”
这番往事款款道来,其中都是两家多年世交的情分,雷老爷子十分欣慰,连道,“可是如此,外头的麻粩,如今反倒是雪花糖添得更多,粘牙糖添得少了些,这全是因为雪花糖卖得便宜——还是你们怜恤乡里啊。”
泉州的盐糖贸易现在几乎都被宋家包了,盐价、糖价还不是宋玉亭一言可决?他不赚父老的钱,图的便是这民间的一点声誉,双方这样互捧,彼此都觉开怀,雷家几个爷们又道,“这蜂蜜也要归功于你们这些雪花糖,若不是糖价下来了,蜜蜂没那样容易越冬,这蜂蜜的产量也上不来。如今我们泉州一带,蜂蜜比往年要增产了五成,对我们这些药材铺子倒是好事儿。”
此时养蜂早已是相当普遍的行业,除了蜂蜜之外,蜂蜡也很能卖上价,只是这一行颇难做大,利也有限,便是因为在无花的季节,蜜蜂只能吃糖为生。因此养蜂人多是四季迁徙,逐花而居。饶是如此,到了冬日也还是有大批蜜蜂死去。
↑返回顶部↑